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主办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运营管理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984”“2024”,这两个普通的数字,对于残疾人事业现代化之路上的中国,却是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串联起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40年。1984年3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正式成立。成立大会在京召开,彭真、习仲勋、王震、胡子昂等到会祝贺并讲话,全国政协礼堂顷刻沸腾,掌声、欢呼声汇聚回荡,经久不息。2024年3月15...
2023年12月5日,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在官网上发布了《2023年度“听力重建 启聪行动”人工耳蜗捐赠项目启动公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计划对全国200名5周岁以下的听障儿童进行救助,向每名受助者捐赠1套市场价28.8万元的人工耳蜗产品。这是该公益项目自2005年启动,连续第18年向社会公开寻找相关患者。这些人工耳蜗,将成为孩子们通往有声世界的“金钥匙”。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一种高科技的医疗手段,它能够帮助极重度和全聋的听障患者重新获得听力。然而,对于那些收入微薄、生活拮据的家庭来说,这笔费用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接受救治,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命运,还有一群父母和无数家庭的未来,都将在这一刻
无论是捐建盲文阅览室、无障碍观影室,还是开展残疾人艺术创作、体育活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努力搭建起一个个舞台,帮助残疾人实现梦想,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新时代的春风里,我国残疾人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8500万残疾人的幸福生活被稳稳托起。而在衣食住行之外,幸福生活的内涵还很丰富。组织残疾人参与、观看文艺演出,开设各种文化培训课程,开展无障碍电影放映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接受文化和艺术熏陶的机会、展示自己艺术才华的舞台,也增加了社会公众对残疾人的了解,促进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享受生活。搭建指
40年间,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从起步到发展,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始终在场。无论是一条坡道、一所无障碍卫生间,还是一部无障碍电影,每一处细节的改善都在传递着整个社会的温度。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1985年3月,在“残疾人与社会环境研讨会”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残疾人协会、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联合发出了“为残疾人、老年人创造便利社会环境”的倡议。至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开始施行,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正式走向有法可依。40年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参与、推动、见证着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起步与发展,通过开展“无障碍行动”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居家生活、出
贫困残疾人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目前,我国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较突出。为相对贫困的特殊群体送去关心和爱护,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助困行动的初衷和价值所在。脱贫难,有残疾人的贫困家庭脱贫更难。为帮助残疾人走出困境,迎接未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包含“集善乐业”“集善如新儿童蜜儿餐”“孤独症康复项目”等公益项目,全方位为困难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帮助。关注健康状况,助力残疾人脱贫解困“我今后终于不用拄拐走路了。”2021年4月,在北京博爱医院的病房里,经过两次手术,43岁的藏族男子阿奎扯子在助行器的辅助下,已经可以行走了。阿奎扯子家住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因为双侧
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有力手段,也是残疾人获得尊严、实现价值、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从家门到校门的距离有多远?对40年前的吴亮而言,是明明心怀憧憬却报考无门的可望而不可及。让这段距离无限趋近于零的,正是始于1984年自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之初便发起的“助学行动”。这场跨世纪的公益行动,宛如春风吹拂中国的大江南北,吹到了千千万万残疾人的心里,对残疾学子及其家庭来说是“做梦都没想到的好事”。“扶残助学春雨行动”“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集善三星爱之光行动——助学启能”“正保集善助学项目”助学行动每个公益项目的背后,都寄托着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对残疾人事业的造血承
残疾人唯有走出家门,才能回归社会。而社会的一份爱心助力,是对身残者回归社会的最好陪伴。“你行,我行,大家行”,是“助行行动”最美好的愿景。重视重点人群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是残疾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全面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 8500 多万残疾人中,肢体残疾人有2472万,是所有残疾类别中数量最多的,他们面临残肢疼痛、生活压力、额外的医药支出,因残致贫、因残返贫等诸多严峻的现实难题。残疾人康复事业持续进步、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初步普及的同时,残疾人康复保障制度不完善、专业化服务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等发展不平衡、不
近十年来,“启明行动”项目不断深化拓展,其对特定群体的帮扶力度愈发加强,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医疗资源的分配也更加注重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实现了对弱势群体的精准帮扶。自2006年6月5日起,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了“集善工程·启明行动”公益项目,旨在救助那些因经济困难而无法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通过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帮助他们重见光明。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个最初仅针对白内障患者的公益项目衍生出了众多治疗儿童眼疾的公益项目。例如“启明眼病项目”“集善乐享光明项目”“给我一点光项目”等,将救助领域扩展到小儿弱视、小儿斜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上睑下垂、儿童眼外伤、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眼底
中国式现代化慈善 未来方向一定是更关注残疾人
企业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成长
推动助残公益现代化, 让更多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